2021年12月23日,财政部监督评价局、中国财经报社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日前在京联合举办促进第三方机构绩效评价执业质量提升论坛暨第三方机构诚信高质执业倡议活动。
财政部监督评价局局长杨瑞金表示,有效引导和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决策部署的内在要求,是保障国家财经法规政策贯彻落实、加强财会监督的重要内容,是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包括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工作流程不够规范、评价报告质量有待提高、独立监督作用不够等。对此,需要从完善制度、进一步优化监管方式、加强第三方机构能力建设、明晰第三方机构权力和责任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弥补。
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参加论坛,并作《守好质量生命线 把好执业安全关》主题发言,提出绩效评价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成果质量是绩效评价工作的生命线安全线事业线,是绩效评价事业的追求,更是绩效评价从业者的责任和担当。每一位从业者应从工作成果源头把控质量,从工作细微处体现执业水平。工程建设服务中心通过工作实践探索,在提高绩效评价成果质量方面提出了6条有效经验。一是深耕理论研究,厚植基础。通过财政部课题研究国际国内、中央地方、历史与当前绩效评价方法;通过自设课题研究绩效目标编制方法、实施方案编制规范、具体政策绩效指标编制,将基础打厚筑牢。二是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公正。制定绩效评价工作操作规程、操作指南、专家遴选办法等,严格规范绩效评价业务。三是立足总体设计,梯次推进。围绕绩效评价谋划全年重点工作,总体考虑,分项落实,形成工作合力,全方位、全覆盖、全链条打造提高绩效评价成果质量格局。四是聚焦主责主业,优化指标。深入了解农业农村领域政策的基础上,分专项设计指标,组织专家反复调研论证,不断调整优化,以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开展绩效评价。五是双线对口负责,深入实际。区域和专业双线实行了“对口负责制”,在区域上向下扎根,分省划片、明确到人、对口联系,深入地了解省里工作情况;在专业上向上生长,分政策任务,对口服务部内主管司局,了解政策实施实际情况,保证绩效评价工作方向不偏、尺度适宜、标准合理。六是内外业务互验,织密网格。内业抓客观数据和过程监测,外业抓一线前沿,互相检验印证。在内业审核基础上,抽取省份进行实地验证,实现3年“全覆盖”,核实数据每次覆盖3年,构建严密的网格体系,建立数据与现场、数据与内容互证基础。
部分省市财政厅局负责人、专家以及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投资绩效研究室、中景瑞晟(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20余家第三方机构参加了论坛。
2021年12月25日,《中国财经报》第七版对论坛举办情况进行了报道。